近期美国滥施关税,严重破坏全球经贸规则,给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带来巨大挑战。福建作为我国外贸“重镇”之一,纺织鞋服一直是当地传统优势产业。据福州海关统计,今年一季度,福建省出口鞋靴170.8亿元,位居全国第一。
在晋江国际鞋业和体育产业博览会上,一家服装企业的新品刚刚发布,企业负责人许永祝就迎来了前来探厂的国际客商。谈及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出口压力,许永祝表示,压力确实存在,但公司已逐步降低美国市场的份额,转而加大力度开发欧洲及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市场份额。目前,美国订单占公司比重仅为8%。尽管失去了一部分市场,企业的“朋友圈”却变得越来越大:欧洲市场份额从30%增长到55%左右,南美则涨到了25%左右。这几年,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东风使企业的订单显著增加。
晋江凯嘉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也面临类似情况,为了减少对美出口压力,该公司正在加大新兴市场的布局。目前,凯嘉已出口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,在海外设有11个办事处,并计划在2025年增加到15个。
晋江的纺织鞋服企业在积极求变,不仅出口成品,还能出口供应链。针对新兴市场不同的特点,企业出口方式也变得更加灵活。例如,七彩狐服装织造有限公司通过“小单快反”模式,快速响应客户需求,减轻库存压力,从而拓展了客户群体。此外,企业还提倡提升客户的惊喜度,以提高客户黏性。
为帮助企业缓解出口压力,晋江当地政府、行业协会和商会组织也在积极行动,提供展会等供需对接活动,帮助企业寻找合作商机。进入4月以来,晋江除了发布12项产业政策,推出超5亿元资金扶持大礼包外,还举办了两场大型外贸对接会。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专业采购商,带来了新的商机。
记者注意到,展会上有直接带着现金下单的客户,也有拖着行李箱带走样品的客户。为期四天的晋江国际鞋业和体育产业博览会吸引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00多名海外采购商前来洽谈,达成意向成交额417.2亿元,较上届增长15.8%。
记者探访的一家制鞋企业正在使用3D打印技术为意大利客户赶制一批休闲鞋。这种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,赢得了国际客户的青睐。企业负责人杨紫明表示,创新使得他们在与国际品牌的合作中掌握了更多主动权。泉州全社会研发投入连续7年增长超过13%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达3100多家。创新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,成为企业的自信源泉。